1. 918博天堂·(中国)人生就是搏

      从天津812爆炸事件看环评和安评的区别

      【环境影响评价论坛某版主的原文】

      2015年8月12日23点34分,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码头仿若被空袭一般发生巨大爆炸。8月13日,各个新闻媒体、各个专业和不专业的群都开始激烈讨论。中午,姐一边吃着KFC一边刷着新浪微博,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还是官方媒体哦:

      #新浪独家#【天津爆炸惊魂:涉事企业环评曾称爆炸不会显著影响周边】两次爆炸,威力如同24吨的TNT炸药,网友惊恐以为天津被空袭。新浪《新闻极客》获得的一份环评报告显示,发生爆炸的瑞海公司曾论证起火爆炸可能性,称“不会对环境和周边人员产生显著影响”。 啊呀!啊呀!姐作为一个不太资深的环评行业小一线,这小暴脾气可就不能忍了!虽然对风险评价不是很在行,但是基本概念还是了解一些的。在这个全民都在祈祷平安、全民都在想方设法为伤员做点什么的时候,作为一个主流媒体竟然散布这样具有指向性且完全概念错误的新闻,是不是在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不是在为真凶推卸责任?更让我震惊的是,上午在一个业内群,竟然还有一位一直披着道德皮整顿业内糟粕的高尚人士也秉承这一观点,实在令人齿寒。

      再申明一下,姐是非资深人士,对风险评价了解皮毛,所以只敢在新手版块里吐槽,算是给新手普及点基础知识吧。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条新闻的小编完全是断章取义。做过环评的人都知道,环评和安评根本就是两码事!环评报告的风险评价章节里怎么可能分析“起火爆炸的可能性”?这不是抢了安评的活吗?环评报告只可能对事故下的环境影响作出预测和评估后才会给出“不会对环境和周边人员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好不啦!

      否定完新闻,简单说下区别(其实这新闻已经是伪命题):环评关注的是环境影响,关注的是半致死浓度和IDLH范围;而安评关注的才是爆炸半径和爆炸影响。

      试问,现阶段有报道人员中毒吗?监测数据不也表明正常吗?不都是爆炸伤吗?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环评?!

      中午吃的不爽,这口气不能忍,吐槽下,拍砖引玉!期待更多大牛给出环评和安评的区别。

      PS:插播几句,记得姐在早些年刚入行的时候,那时候风险评价的格式和内容做的还不是太成熟,大概是2006年前后吧。导则也是2004年才出台的。曾经在以前的环评报告中看到有池火、热辐射、爆炸半径等的计算,后来随着风险评价的成熟化,大概在2009年以前就已经取消了上述内容的评价,直接划拨到安评报告中。我想,作为一个环评人,应该更专注于本专业的知识钻研,这样才是有理有据,值得推敲的。

      【环境影响评价论坛各位专业网友的精彩评论摘选】

      1.支持楼主观点,根据目前媒体报到的天津市监测中心应急监测点的情况来看,该爆炸没有造成周边空气质量超标,因此环评作出的从环境的角度不会对环境和周边敏感点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是站得住脚的。环评的风险评价只是评价在事故状态下,是否会造成项目所在地敏感目标的环境质量恶化,甚至严重到突破环境功能区划形成污染事故。并提出防止形成污染事故的减缓措施而以。而目前造成的目前伤亡主要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火灾,这些都是安评关注的内容,与环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2.做为一个公民讨论。安评从安全角度评价项目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多少,如何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这种项目发生概率的后果有多严重(安全吗),与周围人群分布多远合适。最终看项目从安全角度是否可行。

      环评中之所以称为环境风险,主要关注环境风险,如发生事故有有害气体泄漏,有无次生有害气体产生,对周围环境影响几何。事故发生后,消防水(其中含有货场物料)流向何处,对地表水影响几何?且环境风险是根据项目发生机率和对环境后果的影响程度来判别某项目在某地环境风险值是高于行业平均值还是小于行业平均值。环境风险更多是从对环境影响的角度去评价。对人的影响应为安评内容,如果认为安评不需要,为何不能让他需要。这些年,环评只有加法,没有减法,安评就不可以有加法了吗?觉得有些评价内容还是让对口的报告评价,如果对口报告现无此内容,可以做加法,以增加。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3.2节对“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为:“ 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在4.1节中明确:“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在预测时只预测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水中的扩散。意思就是说环评不管热辐射、冲击波等安全问题。

      现在一出了事故就先问责环评,简直没道理。归根道理还是环评管得太宽,而且现在环评信息非常公开,一出了事随便搜索就是环评。

      产业政策是发改委的,不要写在环评报告里面,在接环评的时候如果没发改委没立项或备案,就不接嘛;

      规划符合性分析,不要写在环评报告里面,在接环评的时候如果没有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就不接嘛;

      社会稳定性分析,不要写在环评报告里面,社会稳定是治安问题;

      水土保持方案,不要写在环评里面,这个是水利(水务)部门的管的;

      安全问题,不要写在环评报告里面,这个是安监部门管的;以后在918博天堂报告里面写清楚环评和安评的区别,交代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热辐射对人和建筑等的危害需要进行进行安全评价,环评只管泄漏或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防范和处置措施。

      4.现在环评报告书中尤其是化工报告书中,风险篇章太复杂、冗长,写的很虚根本没有实用,而且安全部分已经有安评了,环评部分就应该精简这部分,据我所知,想这些风险预测,有的安评报告里都没有。

      5.因为环评被某组织折腾的非要全本公示,而安评不用,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6.其实关于这个讨论一直很多,希望有权威的文件来规范一下,普及一下,让更多的业内人达成共识。不要让安评和环评哪个都喊冤。记得上次有个铝粉尘爆炸的事故,主要处理的是安监局的人员。

      7.不管安评还是环评,都要求企业按照规程来操作,但实际企业怎么做,这两个报告都无法去监督啊,违规操作多了,事不就出了么。媒体还大问,当事企业如何通过环评的?发生爆炸谁想啊,但是爆炸的原因和环评一点关系都没有!!!

      8.现在审环评的伪专家太多,说是专家库随机抽取,实际都是靠人际关系,总是那几个人在审;提出的意见与项目实际严重不符,埋个地下管线说对动物造成阻隔,管线穿越湿地保护区150m(注:全是人工水田)说对保护区有较大影响,做了影响专题并经该保护区主管部门(林业厅)审查批复,则要求由918博天堂厅生态处重新审查,你解释他们则说你强词夺理,顶撞专家;上个供水项目要求做退水影响预测,预测到2030年,那时的用水结构、产业布局只有神仙能说清楚;打个隧洞问你地质条件如何?什么岩性?能不能成洞?难道工程方面的专家都是白痴?环评专家关注工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就足够了!水生态调查河流中只有鲫鱼、鲤鱼、鲶鱼等常见鱼类,审查要求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投资800多万,日常运行管理还需很大一笔费用,难道买鱼苗放流就不可以吗?环评管得越来越宽,要求越来越不切合实际,本子编的越来越厚,水资源论证、水保方案、移民安置、社会稳定统统纳入,面面俱到,不找你找谁?真心地希望环评能回归自身,关注项目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影响上来!

      9.《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中明确了仓库与周边防护距离。大中型危险化学品选址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地域。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筑、交通干线、工况企业等距离至少1000米。业主、政府、环评、安评,你们怎么执行的?追责是减少事故频发的有效手段!

      10.这个项目如果让我接手的话,对于风险章节我肯定会首先分析风险源,然后根据火灾爆炸事故模型预测死亡、重伤、轻伤、财产损失等半径,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相应措施。然后接下来的情况会是:专家评审会,专家说:风险半径怎么这么大,不好过啊!。。。。改!!!然后我默默的去改了,紧接着出现“曾论证起火爆炸可能性,称“不会对环境和周边人员产生显著影响”。。。。。然后爆炸了。。。。然后。。。没然后了。。。其实我感觉跟环评有一定关系。最重要的是现实剧情应该和我想的应该八九不离十。

      11.其实我有一个疑问,环评发展了这么多年(1978年至今),才有这么一小丢较专业的环评人,还不敢说自己很专业。安评才从什么时候有的?(2002年才颁布的安全生产法)他们在这么段的时间里能够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安评人才吗?能够给企业一份正真地、有实际意义的安全评价吗?找他们有用吗?

      12.应该来说,安全事故之后,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等,有可能产生破坏周边环境的情况,这个东西如何去划分界线呢?从空间和时间来说,安全事故在前,环境污染在后。环境风险评价也会对这些情况作出合理性分析。事故之后,大家往往会把目光投向环评,环评这个时候到了舆论监督的涡旋中。如果当初环评时,企业,环评单位,周边居民都谨慎对待,发生危险和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不是吗。但是目前的现状也只能如此,无所谓心态加上侥幸心理,事故早晚有一天会发生,就看运气!环评是制度,执行制度的是人,否则环评只是一个程序而已,最重要的保护人民环境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还是离城市远些,离企业远些,回老家农耕算啦?

      13.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你环评什么的都嘚瑟的想出头,不打你打谁?看过关于诚信超市的报道,不设置收银员,全凭自觉,结果“赔的体无完肤”,说明在中国建立这种超市还不到时候,同理,公众参与,调查的时候都是朝着小礼品去的,填完表领完礼品走了,回访调查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不同意,这不也说明公众参与在中国现阶段还不适合么?

      14.环评和安评显然都很重要,但是这件事情是否主要应该考虑日常监管问题?环评和安评做的再好,如果日常监管不到位,那还不是白搭。

      15.有的个别评审人员将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搬来了。有的不分项目大小与所处环境,别的项目提什么,这个项目就提什么。有的将统计学上的结果不加分析直接应用于个体项目上了。有的将日常管理内容也要求在环评阶段描述。有的退休后知识不更新,将已不属于环评中的内容还要求。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粤ICP备2020103556号

      QQ咨询
      友情链接: